## 日本“结婚难”社会:经济压力与传统观念的交织
-
日本不婚潮蔓延:为何“想结却不能”?
日本近年来面临着严峻的“不婚”危机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拒绝婚姻。与欧美“重视亲密性,经济自立”的不婚社会不同,日本呈现出“即使想结婚也无法结婚”的独特现象。
学者山田昌弘指出,日本女性依然坚持传统观念,将婚姻视为一场划算的交易,要求男性收入高、职业稳定。调查显示,72%的日本女性将“收入”列为结婚绝对条件,60%以上希望男性年收入超过700万日元。然而,对于大多数年轻男性来说,这个目标难以实现。
山田认为,这种对经济条件的极致追求导致了日本独特的“不婚社会”。一方面,想要结婚的年轻人因为无法满足女性的需求而放弃了婚姻;另一方面,即使想结的女性也面临着“找不到合适对象”的困境。
此外,日本的“面子文化”也加剧了这一现象。女性害怕嫁给经济地位低于自己的男性而丢脸,因此更加注重男性的经济条件。
山田倡导“婚活”,鼓励年轻人积极寻找伴侣,并呼吁日本社会从“婚姻不可或缺社会”转变为可以同居、生育的不婚社会,类似欧美国家的发展模式。
然而,山田也承认自己的设想面临重重挑战,因为日本人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,想要改变这种思维模式需要时间和努力。
专家观点:
- “婚姻不可或缺”的观念仍然主导着日本社会,导致“即使想结婚也无法结婚”的情况出现。
- 女性对经济条件的要求过高,加剧了不婚现象。
未来展望:
- 需要建立更加包容多元的婚姻观,鼓励同居、生育等不婚模式。